劳动仲裁工资按什么标准
一、劳动仲裁工资按什么标准
劳动仲裁中工资标准的确定有多种情况。
对于正常出勤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劳动者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则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若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一般以合同约定为准。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以法定工作时间内的计件单价计算工资。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加班工资计算,平时加班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法定休假日加班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会根据不同地区情况适时调整。在劳动仲裁时,准确认定工资标准对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至关重要,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
二、劳动仲裁工资单由谁提供
在劳动仲裁中,工资单的提供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主张工资数额等相关权益时,需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即劳动者应首先提供工资单等能证明工资情况的证据。这是因为劳动者对自己的工资待遇最为清楚,且工资单通常由用人单位掌握和管理。
然而,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工资单或提供的工资单存在虚假等情况,用人单位需承担不利后果。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此时,仲裁庭可根据劳动者的主张及相关证据情况,结合常理和经验法则,对工资数额等进行合理推定。
总之,工资单原则上先由劳动者提供,若用人单位掌握却不提供或提供不实,用人单位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劳动仲裁工资赔偿怎么算
劳动仲裁工资赔偿的计算方式如下:
1. 正常出勤月工资标准: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为准,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如劳动合同未约定,则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2. 加班工资计算: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需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平日加班按不低于工资的150%支付;周末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不低于工资的200%支付;法定休假日加班的,按不低于工资的300%支付。
3. 未足额支付工资的赔偿金: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应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
4. 经济补偿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5.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工资按什么标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