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终止共犯怎么判

2025-11-12 04:20:38 法律知识 0
  犯罪终止共犯怎么判?关于刑罚裁量原则,主犯应当依照其亲身参与或直接组织、策划、指挥的所有罪行进行相应惩罚。在从属罪责方面,相关法律规定表明,参与犯罪的从犯须通过减轻、减轻处罚或彻底免除刑罚来实现公正审判。接下来财视传媒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犯罪终止共犯怎么判

   主犯者:应依据其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的犯罪行为进行全面的刑事惩罚。从犯者:对于此类从犯人员,应当给予适度的从轻、减轻处罚甚至是免除处罚。胁迫犯:对于受到他人威胁而被迫参与犯罪活动的人,应当根据其具体犯罪情节予以适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集团首犯:对于组织或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对该集团所有犯下的罪行负责并接受应有的刑事惩罚。这就意味着,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仅需要为自身所犯下的罪行承担刑事责任,还需对整个集团所有成员的犯罪行为负责。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刑法》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八条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九十七条

   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二、犯罪预备是否构成共犯

   犯罪预备亦能构成本罪共谋。

   本罪共谋是指两人或多人共同存有犯罪意图且在执行犯罪前的准备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同伙关系,犯罪主体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点要求且两人都需对其实施的犯罪持有故意心态,即便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同样可以被认定为本罪共谋。

   在本罪共谋中,犯罪预备是指为实施犯罪而事先准备工具和创造条件的行为,它是整个犯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当两个或更多的人为共同实施犯罪而进行预备活动时,他们的行为就构成了本罪共谋的预备形态。

   三、犯罪预备阶段有共犯吗怎么判

   咱们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犯罪预备能不能跟其他小伙伴一起搞?只要在犯罪预备阶段,你和小伙伴们都符合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人,而且你们俩得都是故意犯罪这两个条件,那就可以算作是共同犯罪了哦!但是呢,如果你们俩或者更多的人一起干错事,比如过失犯罪这种情况,那就不能算是共同犯罪啦;不过,如果你们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那还是得按照各自犯下的罪行来分别接受惩罚。

   所以说啊,就算只是在准备阶段,也是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的哦!

   以上是关于犯罪终止共犯怎么判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