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适用调解吗
一、无效合同适用调解吗
无效合同可以适用调解。合同被认定无效后,涉及财产返还、折价补偿以及赔偿损失等争议事项,这些都能通过调解方式解决。
一方面,从法律规定来看,调解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无效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范畴,所以可以适用调解。
另一方面,从实际效果来说,调解有诸多优势。对于当事人,调解可以灵活解决纠纷,减少时间和经济成本,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调解过程中,双方能在自愿、平等基础上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财产返还问题上,双方可协商返还方式和期限;对于赔偿损失的数额,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确定。
不过,调解需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且调解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二、业务章合同是否无效
业务章签订的合同不一定无效。合同效力需依据法律规定及具体情况判断。
一般而言,若业务章在公司内部有使用规范和授权范围,且签订合同在该范围内,代表公司真实意思表示,同时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那么合同有效。因为公司业务章在日常经营中用于各类业务文件处理,表明公司对该合同认可。
但如果业务章使用未经公司授权,或者签订合同超越业务章使用范围,相对人又知晓或应当知晓这种情况,合同可能因缺乏公司真实意思表示而不发生效力。此外,若合同内容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即使盖有业务章,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
判断业务章签订合同是否有效,要综合考虑业务章使用权限、签订合同情况以及合同内容合法性等因素。
三、合同中什么约定无效
合同中以下约定通常无效:
1.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合同内容若与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相悖,约定无效。例如,从事非法交易的合同,买卖毒品、枪支弹药等,因其违反国家法律禁止性规定,合同约定自然无效。
2.违背公序良俗。约定若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也会被认定无效。像以损害他人名誉或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合同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订立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约定,无效。比如企业间恶意串通,低价转让资产以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相关约定不受法律保护。
4.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因故意、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在合同里预先免除自身造成对方人身伤害责任,或免除因故意、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责任的约定,无效。例如一些格式合同中,商家免除自身产品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
以上是关于无效合同适用调解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