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什么
一、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什么
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一系列材料。首先是劳动仲裁申请书,应明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联系方式,以及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详细阐述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其次要准备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证人证言等,用以支持自己的主张。这些证据需真实、合法且与案件相关。
再者,需附上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复印件等。若是委托代理人代为仲裁,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此外,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可能还需提供其他补充材料。例如,涉及加班争议的,需提供加班时间及加班工资计算依据等相关材料;涉及解除劳动关系争议的,要说明解除的原因及相关证据。确保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有助于劳动仲裁程序顺利进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仲裁我要说些什么
在劳动仲裁中,需清晰阐述自身诉求及事实依据。
首先,明确提出具体的仲裁请求,比如要求支付拖欠工资、经济补偿、赔偿金等,准确说明金额及计算依据。
其次,详细叙述劳动关系存续情况,包括入职时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等。
再者,针对诉求的事实进行有条理的陈述。例如,说明工资发放情况,若存在拖欠,要指出具体时间段及未发放原因;对于解除劳动关系,阐述是协商一致、单位单方解除还是自身被迫离职,以及相关的证据线索,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离职通知、沟通记录等能证明事实的材料。
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逻辑连贯,按照一定顺序组织发言内容,突出关键要点。在仲裁过程中保持冷静、理性,准确回答仲裁员的提问,以有力支撑自己的主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仲裁须要上法庭吗
劳动仲裁不一定需要上法庭。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前置程序。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发生后,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在规定期限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就会进入法庭审理阶段。但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没有异议,或者在法定期限内未起诉,仲裁裁决就会生效并具有执行力,无需进入法庭程序。
所以,劳动仲裁是否要上法庭取决于当事人对仲裁结果的态度以及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行使起诉权利等因素。若劳动者或用人单位能接受仲裁结果,就无需再经历法庭环节;若不服仲裁,通过起诉则会引发法庭上的进一步审理和辩论,由法院最终判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