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终止合同能赔偿多少
一、劳动法终止合同能赔偿多少
劳动法中合同终止的赔偿需依据不同情形确定。
若是劳动合同期满,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若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等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同样需支付经济补偿,计算标准与上述相同。
若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失踪等情形导致劳动合同终止,通常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劳动合同可以带走吗
劳动合同能否带走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双方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所以从规定角度,劳动者有权持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劳动合同文本,是可以带走的。
但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特殊情形。例如,有的用人单位可能出于管理流程、资料存档完整性等原因,在合同签订后暂未及时将劳动者那份交付,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索要。若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文本,这种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总之,劳动者依法应持有自己的劳动合同文本,若遇阻碍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劳动合同有权利拿走吗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有权持有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双方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目的在于保障双方的权益。
对于劳动者而言,持有劳动合同是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关键凭证。在涉及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纠纷时,劳动合同能为劳动者主张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依据。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持有劳动合同有助于规范管理,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也能以此作为重要证据,证明自身的管理行为和履行义务情况符合约定。
若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若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终止合同能赔偿多少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