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约定可不可以成立合同
一、口头约定可不可以成立合同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通常情况下,依赖口头协议而订立的合同是被法律所认可的,唯一的例外是,在特殊情况下法律会对此类合同进行特别限制或者合同双方另行达成了其他约定。
合同的形式多元化且灵活多样,既可以采取书面方式,也可以选择口头表达等等。
故此,当合同的主体拥有适格的民事行为能力,其作出的意思表示真实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没有违反善良风俗和公共利益的情况时,那么这样的口头协议便构成了有效的合同关系。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二、口头约定和书面合同以哪个为准
在一般情况下,书面合同的效力高于口头约定。具体分析如下:
从证据角度来看,书面合同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其内容清晰、具体,在发生争议时,能够较为直观地作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相比之下,口头约定往往难以准确固定,容易出现各执一词的情况,举证难度较大。
从合同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角度讲,书面合同经过双方慎重考虑、协商后拟定并签署,体现了双方对合同内容的正式确认,具有更强的约束力。而口头约定相对较为随意,可能在表述和理解上存在模糊性。
然而,若口头约定与书面合同并不冲突,且能相互补充,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二者均可作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但一旦二者出现冲突,通常应以书面合同为准,除非有充分证据证明书面合同并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或者存在欺诈、胁迫等法定可撤销、无效的情形。
三、口头约定合同怎么解除
口头约定合同的解除,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
一是协商解除。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达成解除合同的共识。只要双方就解除合同的相关事宜,如解除时间、后续责任承担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口头约定合同即可解除。这种方式较为灵活,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二是法定解除。若出现法定的解除事由,当事人一方有权解除合同。比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等。当出现这些法定情形时,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可以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纠纷,即使是口头约定合同的解除,最好也能通过书面形式或者其他能够留存证据的方式对解除事宜予以确认。
以上是关于口头约定可不可以成立合同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