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撤销合同
一、怎样可以撤销合同
关于撤销合同的条件,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些条件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当合同的任何一方或双方由于存在重大误解而签订了合同之时,此类合同就具有被撤销的可能性。
此处所说的“重大误解”,特指对于合同的具体内容、性质以及签约对手的实际身份等重要信息的误解,这种误会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合同条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使其无法反映出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受到欺诈或胁迫而签订的合同:若一方在受到欺诈或胁迫的情况下与另一方签署了合同,那么受到欺诈或胁迫的一方便享有请求撤销该合同的合法权益。
成立之初即显失公平的合同:如果合同在正式生效之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平等现象,从而导致其中一方承受了严重的不公正待遇,那么受到损失的那一方同样拥有请求撤销该合同的权力。
撤销权的行使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之内完成,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自知晓或应当知晓撤销事由之日起算,共计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怎么样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指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可撤销合同情形: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即一方因自己的过错而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比如对合同标的的品种、规格、数量等存在错误认识。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例如一方以极不合理的低价购买他人财物。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欺诈是指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胁迫是指以给对方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乘人之危是指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三、怎么向法院起诉撤销合同
向法院起诉撤销合同需以下步骤:首先,明确起诉的法律依据,即合同存在法定可撤销的情形,如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其次,准备充分的证据,包括合同文本、相关交易记录、证明存在可撤销事由的证据等,这些证据将是支持起诉请求的关键。然后,起草起诉状,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即请求法院撤销合同)、事实和理由等内容,要条理清晰、语言准确。将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并按照法院要求缴纳诉讼费。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将安排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需按时参加庭审,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若判决撤销合同,合同自始无效,双方应恢复到合同签订前的状态。总之,起诉撤销合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法律程序,需要专业法律知识和经验的支持,建议在起诉前咨询专业律师。
以上是关于怎样可以撤销合同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