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时工作制怎么算工资
一、不定时工作制怎么算工资
不定时工作制下工资计算方式如下:
正常出勤月工资的计算:以月正常出勤天数乘以日工资来计算月工资。月正常出勤天数可根据法定月计薪天数 21.75 天进行折算。日工资则按照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得出。
加班工资:不定时工作制一般不存在常规意义上的加班概念。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 300%支付加班工资。
其他情况: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若劳动合同没有约定,则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用人单位还应依法支付劳动者在婚假、产假、丧假等法定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总之,不定时工作制工资计算虽有其特点,但用人单位仍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权益。
二、内退职工犯罪后有工资吗
内退职工犯罪后工资情况需视具体情形而定。若内退职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情况下,其工资发放将受到影响,一般自解除劳动合同起不再有工资。
然而,如果用人单位未解除劳动合同,通常在职工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用人单位可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生活费。但具体支付标准和方式,可能因地区、用人单位规定以及劳动合同约定等因素存在差异。
若内退职工在犯罪后经司法程序认定无罪或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应恢复其工作并按照正常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同时补发其在被错误处理期间少发的工资。
总之,内退职工犯罪后的工资状况取决于是否被解除劳动合同以及最终的司法认定结果等多种因素。
三、克扣工资是犯罪行为么
克扣工资是否构成犯罪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克扣工资属于劳动纠纷,可通过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途径解决,不构成犯罪。
但如果存在以下情形,则可能涉嫌犯罪:一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二是如果用人单位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且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构成该罪。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当遇到克扣工资情况时,劳动者应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若用人单位的行为涉嫌犯罪,劳动行政部门会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以上是关于不定时工作制怎么算工资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