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是怎样的程序
一、劳动仲裁是怎样的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如下:
首先是申请与受理。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需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会向双方送达受理通知书等相关材料。
其次是仲裁庭组成。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仲裁委员会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然后是开庭审理。仲裁庭会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开庭时,先由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再由被申请人答辩,之后双方可进行质证、辩论等环节。
最后是裁决。仲裁庭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决。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当事人对终局裁决以外的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终局裁决的,用人单位有法定情形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二、劳动仲裁是否一裁终局
劳动仲裁并非完全一裁终局。
一般情形下,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但存在一裁终局的特殊情况。下列劳动争议,除另有规定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对于一裁终局的案件,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上述终局裁决存在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等法定情形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三、劳动仲裁失败怎么上诉
若劳动仲裁失败,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首先,要明确起诉期限。一般需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准备好起诉状及副本,起诉状应写明原告与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还要阐述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其次,准备相关证据材料。这些证据应能支持你的诉讼主张,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证人证言等,以证明你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相关争议事实。
再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通常是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立案时按照法院要求提交材料,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法院会受理并通知缴纳诉讼费用。
最后,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庭审中要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官指引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和法院要求,积极应对。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是怎样的程序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