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民事纠纷才能调解吗
一、只有民事纠纷才能调解吗
并非只有民事纠纷才能调解。
在民事领域,调解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当事人可自行和解,也能在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下达成调解协议。
刑事方面,一些特定刑事案件也可适用调解。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行政纠纷中同样存在调解机制。在行政诉讼中,对于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可见,调解并非局限于民事纠纷,在刑事、行政等领域也有其适用空间。
二、城管可以干预民事纠纷吗
城管一般情况下不干预民事纠纷。城管的主要职责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城市管理领域的一些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管理,比如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户外广告设置等影响城市秩序和容貌的行为进行整治。
民事纠纷是平等主体之间因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产生的争议,像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解决民事纠纷通常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如果民事纠纷发生在城管管理职责范围内且影响到城市管理秩序,城管可能会介入。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因摆摊位置引发的纠纷,影响了街道通行和市容,城管会基于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的目的进行处理,但这种处理并非针对纠纷本身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是针对其造成的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
总体而言,城管没有权力对民事纠纷的实质进行裁决,当事人遇到民事纠纷应通过合适的民事途径解决。
三、民事纠纷法院会执行吗
民事纠纷法院是否会执行,取决于具体情况。
若民事纠纷经法院审理后,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依据申请启动执行程序,以保障胜诉方的合法权益。
执行过程中,法院有权采取多种执行措施。例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不过,如果在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双方达成和解,义务人主动履行了义务,或者法院的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未生效,又或者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执行,法院一般不会启动执行程序。
所以,民事纠纷本身法院不会自动执行,但在符合法定条件时,经当事人申请,法院会依法执行。
以上是关于只有民事纠纷才能调解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