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期间不交保险合法吗
一、离职期间不交保险合法吗
离职期间用人单位是否交保险需分情况判断。
若员工处于正常在职状态,仅提出离职申请但未办理完离职手续,劳动关系仍存续,此时用人单位停止缴纳保险不合法。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员工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能以员工即将离职为由停缴。
若员工已办理完离职手续,双方劳动关系解除,用人单位停止为其缴纳保险是合法的。因为劳动关系终止后,用人单位不再承担为该员工缴纳社保的义务。
如果遇到用人单位在员工正常在职期间,以离职为由停缴保险的情况,员工可与单位协商解决,要求补缴。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离职怎么申请补偿
离职申请补偿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若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劳动者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具体操作是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说明解除原因是单位的过错行为。之后,准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水平的材料,与单位协商补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若劳动合同期满,单位提出不续签,或者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直接与单位沟通补偿问题,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后续维权。
若是用人单位主动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应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与单位达成解除协议时,要明确补偿金额、支付时间等关键条款,并形成书面协议。
经济补偿一般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三、裁员怎样合法离职
裁员时合法离职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按法定程序操作。
用人单位方面:
1. 提前说明情况。若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2. 遵循优先留用原则。裁减人员时,应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以及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人员。
3. 支付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方面:
1. 配合工作交接。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归还单位财物等。
2. 确认补偿。与单位确认经济补偿的金额和支付方式等,并保留相关证据。
3. 索取离职证明。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
以上是关于离职期间不交保险合法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