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8周岁抚养权归谁
一、孩子18周岁抚养权归谁
孩子年满18周岁后,一般不存在抚养权归属问题。抚养权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权利与义务。当子女达到18周岁,在法律上被视为成年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事务。
不过,若孩子虽已满18周岁,但存在以下特殊情况,父母可能仍需承担一定责任:一是子女尚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二是子女因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在这些情况下,父母仍可能需要继续提供必要的生活支持,但这与抚养权的性质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通常孩子18周岁后不存在抚养权归谁的问题,若有特殊情形,父母可能需基于实际情况承担相应的生活支持责任。
二、母亲可以要孩子抚养权吗
母亲可以争取孩子抚养权。在法律上,父母双方都有平等的权利争取子女的抚养权。
法院在判定抚养权归属时,会以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更依赖母亲的照顾。如果母亲存在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情形,才可能随父亲生活。
对于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母亲若想争取抚养权,要证明自己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如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等。如果子女已满八周岁,法院会尊重其真实意愿,若子女愿意跟随母亲生活,这对母亲争取抚养权是有利因素。
此外,若父亲存在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或有虐待子女等行为,母亲争取抚养权也更有优势。母亲可通过与父亲协商确定抚养权,协商不成则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判决。
三、成年人是否享受抚养权
抚养权一般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照顾的权利与义务。成年人通常不存在抚养权一说。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当子女成年且能够独立生活时,父母在法律上的抚养义务即告终止。一般情况下,成年子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和事务,所以不需要他人以抚养权的方式对其进行照顾和保护。
不过,也存在特殊情形。如果成年子女因精神疾病、智力障碍等原因不具有或部分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无法独立生活,那么其近亲属可以通过法定程序成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这种监护和未成年人的抚养权在保障权益和提供生活照料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是不同的法律概念。
综上,正常情况下成年人不享受抚养权,但特殊情况下会涉及监护权相关问题。
以上是关于孩子18周岁抚养权归谁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