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怎么找法援
一、劳动仲裁怎么找法援
劳动者若需在劳动仲裁中申请法律援助,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确认自身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比如经济困难等情形。一般来说,经济困难标准由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
然后,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包括身份证、劳动仲裁申请书、能证明经济困难的相关材料等。材料应真实、完整,如实陈述申请法律援助的事实和理由。
法律援助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查。若符合条件,会作出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并指派律师等法律援助人员为劳动者提供帮助。
法律援助人员会为劳动者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包括分析案件、收集证据、参与仲裁庭审等,以维护劳动者在劳动仲裁中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积极配合法律援助人员,如实提供案件相关信息,按照要求提供证据等,确保法律援助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有效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在劳动仲裁中得到公正维护。
二、劳动仲裁有什么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如下:
首先是申请与受理。申请人应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其次是仲裁庭组成。受理后,仲裁委员会会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若案情复杂或涉及集体劳动争议,可能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合议庭。
然后是开庭审理。仲裁庭会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开庭时,先由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再由被申请人答辩,之后双方可进行质证、辩论等。
接着是裁决。仲裁庭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决。裁决一般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案情复杂的可延期十五日。
最后是执行。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劳动仲裁应该仲裁谁
劳动仲裁的被申请人通常是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
具体而言,如果是签订劳动合同的正规用工单位,那么该用人单位就是劳动仲裁的对象。比如,劳动者在一家公司工作,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当双方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劳动争议产生纠纷时,劳动者可以将该公司作为被申请人申请劳动仲裁。
若用人单位进行了合并或者分立,那么合并或分立后的单位会成为劳动仲裁的被申请人。
另外,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在发生劳动争议时,该分支机构可作为被申请人;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此时委托的用人单位是被申请人。
在劳务派遣关系中,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有劳动关系,若产生纠纷,劳务派遣单位是被申请人;但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为共同被申请人。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怎么找法援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