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没劳动合同和证人怎么办
一、工伤认定没劳动合同和证人怎么办
在工伤认定中没有劳动合同和证人,仍可通过其他途径收集证据。
首先,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包括工资条、银行转账流水等;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等。这些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其次,若有其他间接证据,也可提交用于工伤认定。例如,与工作相关的聊天记录、电子邮件,其中提及工作任务、安排等内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文件、客户反馈等。
此外,还可尝试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获取与用人单位负责人就工伤事宜沟通的内容,让其承认存在劳动关系及工伤事实。
若通过上述途径收集到足够证据,可按工伤认定的程序,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仍难以确定劳动关系,可能需先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来确认劳动关系,之后再进行工伤认定。
二、工伤如果没有劳动合同走法律程序要多久结案
工伤没有劳动合同走法律程序,结案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
第一步需确认劳动关系。因无劳动合同,要通过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仲裁一般需45天结案,情况复杂可延长15天。若一方不服仲裁结果起诉到法院,一审普通程序审限6个月,简易程序3个月;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审限3个月。
确定劳动关系后进行工伤认定。社保行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事实清楚的15日内作出。
接着是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
最后是工伤待遇索赔。若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需申请劳动仲裁,仲裁45天结案,可延长15天;对仲裁结果不服起诉,一审6个月或3个月,二审3个月。
总体而言,顺利情况下约需1年;若各环节出现争议、上诉等情况,耗时可能达23年。
三、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工伤没有劳动合同,依然可获赔偿,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劳动关系:收集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凭借这些证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认劳动关系。
2.申请工伤认定:在确认劳动关系后,自受伤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需提交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
3.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4.计算赔偿数额并索赔: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计算赔偿数额。若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由工伤保险基金和单位按规定支付;未缴纳的,全部赔偿由单位承担。若单位拒绝赔偿,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是关于工伤认定没劳动合同和证人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