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需要哪些证据

2025-11-10 19:01:08 法律知识 0
  诽谤需要哪些证据?诽谤罪指故意捏造散布虚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破坏名誉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起诉诽谤需几类证据,包括证明诽谤事实、针对特定对象、造成损害后果以及行为人主观故意的证据,并举例说明了各类证据形式。具体详细内容和财视传媒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诽谤需要哪些证据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起诉诽谤需要以下几类证据:

   1. 证明诽谤事实存在的证据:这是最核心的证据。可以是书证,如写有诽谤内容的信件、传单、网络帖子等;也可以是视听资料,像含有诽谤言论的录音、录像。比如在微信群里发布的诋毁他人名誉的语音消息,就属于视听资料证据。

   2. 证明诽谤行为针对特定对象的证据:需表明诽谤内容指向明确的人。比如在文章中虽未直接提及姓名,但通过描述的特征、工作单位等信息能明确指向某个人,相关描述和指向依据可作为证据。

   3. 证明造成损害后果的证据:比如因诽谤导致被害人社会评价降低,可提供周围人对被害人态度改变的证人证言;若造成精神损害,可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等,证明被害人因诽谤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

   4. 证明行为人主观故意的证据:比如行为人与被害人有矛盾的聊天记录、行为人曾表达过诋毁被害人意图的言论等,以此证明其是故意实施诽谤行为。

   二、网上诽谤人违法吗

   网上诽谤人违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若网上诽谤行为情节严重,还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按照该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该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所以,在网络上诽谤他人不仅可能面临治安处罚,情节严重时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公民在网络活动中应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实施诽谤等违法行为,同时也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名誉权。

   三、网络诽谤哪些证据

   网络诽谤需要收集多方面证据,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1. 诽谤内容证据:保留网页、社交媒体截图、聊天记录等,可通过录屏、拍照方式固定。若网页内容可能被删除或修改,可向公证处申请对网页进行公证,以增强证据效力。

   2. 传播情况证据:收集诽谤信息的浏览量、转发量、评论数等数据,可从网络平台后台获取统计信息。若诽谤言论在多个平台传播,需分别收集各平台传播数据。

   3. 损害后果证据:若因诽谤导致名誉受损,可收集相关单位或个人的评价、证明。若遭受精神损害,可提供医院诊断证明、心理咨询记录等。若产生经济损失,需保留相关票据、合同等。

   4. 行为主体证据:确定诽谤者身份,可从网络平台注册信息、IP地址等入手。但IP地址获取需相关部门协助,必要时可申请法院向网络服务提供者调取。

   收集证据时,要保证证据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确保证据能有效证明案件事实。

   以上是关于诽谤需要哪些证据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