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谣言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传播谣言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在我国,传播谣言可能涉及不同罪名,常见的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和诽谤罪等,其立案标准有所不同: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予以立案追诉。例如,引起社会公众较大恐慌,致使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活动、重要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等情形。
诽谤罪: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一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是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是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案件中,司法机关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是否达到立案标准。
二、传播谣言罪立案标准是多少条
在我国,传播谣言可能涉及不同罪名,立案标准有所不同: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予以立案追诉。例如,引起社会公众较大恐慌,致使生产、生活、教学、科研等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等情形。
-诽谤罪: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等情形,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予以立案。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案件的认定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综合判断。
三、传播谣言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关于传播谣言罪,在我国《刑法》中主要涉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等相关罪名。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首先,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
其次,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例如,导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正常进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引起一定范围群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等情况,均属于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此外,若传播谣言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具体案件需结合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条文准确认定。
以上是关于传播谣言罪立案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