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遗赠抚养协议区别
一、遗嘱遗赠抚养协议区别
遗嘱与遗赠抚养协议存在多方面区别:
其一,性质不同。遗嘱是立遗嘱人对其个人财产在死后进行处分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仅需立遗嘱人单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而遗赠抚养协议是一种双方民事法律行为,需遗赠人与抚养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
其二,生效条件不同。遗嘱在立遗嘱人死亡时生效。遗赠抚养协议则自协议签订时成立并生效,双方需按协议履行各自义务,抚养人承担对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在死后将财产遗赠给抚养人。
其三,效力不同。在法律效力上,遗赠抚养协议的效力高于遗嘱。若遗嘱内容与遗赠抚养协议冲突,应以遗赠抚养协议为准。
其四,主体范围不同。遗嘱继承人限于法定继承人范围内,而遗赠抚养协议中的抚养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组织。
总之,遗嘱与遗赠抚养协议在性质、生效条件、效力及主体范围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二、公证遗嘱如何行使诉权
若要就公证遗嘱行使诉权,可参考以下要点:
其一,明确诉讼主体。通常,与公证遗嘱存在利害关系的人,如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对遗嘱内容有异议的其他法定继承人等,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其二,确定诉讼请求。若认为公证遗嘱存在程序违法,如公证人员未按规定核实身份、见证过程不规范等;或实体内容违法,如遗嘱人缺乏相应民事行为能力、遗嘱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可据此提出确认遗嘱无效等诉讼请求。若涉及遗产分配纠纷,可请求按照法定继承或自身应得份额进行分配。
其三,准备相关证据。收集能够支持自身诉讼主张的证据,例如遗嘱人患病的医疗记录以证明其缺乏行为能力,公证过程存在瑕疵的相关材料等。
其四,选择管辖法院。一般向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后,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立案、审理等诉讼流程,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法院如何确认遗嘱效力
法院确认遗嘱效力,通常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
一是遗嘱形式。需符合法定形式要求,如自书遗嘱应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等。
二是遗嘱人的行为能力。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若立遗嘱时处于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状态,遗嘱可能无效。
三是遗嘱内容。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受欺诈、胁迫等情形。同时,遗嘱处分的财产应是其个人合法财产,不能处分他人财产。
四是见证人资格。若为代书遗嘱、打印遗嘱等需要见证人的遗嘱形式,见证人须符合法定条件,如不能是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是继承人、受遗赠人等与继承有利害关系的人。
法院会综合上述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遗嘱效力作出认定。
以上是关于遗嘱遗赠抚养协议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