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公证的流程是什么
一、婚前财产公证的流程是什么
婚前财产公证的流程主要如下:
第一步,准备材料。当事人需准备好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需带上结婚证;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
第二步,提出申请。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方单独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
第三步,受理审查。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会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
第四步,签署协议。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
第五步,领取公证书。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会在规定时间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
二、婚前财产有什么范围
婚前财产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一方的婚前个人所有财产,比如婚前个人购买的房产、车辆等不动产和动产,其购买资金来源于婚前个人的收入、积蓄等,产权明确登记在个人名下。
二是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例如因交通事故获得的伤残赔偿金、工伤获得的赔偿款等,这些赔偿或补偿是对受损害一方的补偿,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专属于个人。
三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遗嘱明确表明某套房产由夫妻中的一方继承,或者赠与合同写明某项财产只赠与夫妻中的一人,那么该财产就属于婚前财产。
四是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如男士的专用剃须刀、女士的专用化妆品等,仅供一方使用且具有特定个人属性的物品。
五是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这是一个兜底条款,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三、婚后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婚后财产分割主要遵循以下法律规定:
一是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二是分割原则。一般应均等分割,体现男女平等原则。同时,要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例如,一方在婚姻中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过错行为,在分割财产时可适当少分。
三是特殊情况。夫妻双方可通过书面协议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若有约定,则按约定处理;若无法协商一致,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判决。此外,在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以上是关于婚前财产公证的流程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