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赔偿是多少
一、合同无效的赔偿是多少
合同无效后的赔偿数额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返还财产原则。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例如,一方交付的特定物已灭失,就只能折价补偿。
二是赔偿损失原则。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损失赔偿范围包括订立合同过程中的直接损失,如为签订合同支付的差旅费、鉴定费等;还包括因信赖合同有效而遭受的间接损失,比如为履行合同准备生产投入的合理费用等。
三是过错程度考量。如果一方过错程度较大,其承担的赔偿责任相对较重;若双方过错相当,则按比例分担损失。
总之,合同无效的赔偿数额没有固定标准,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由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具体案情,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判定。
二、合同无效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
在合同无效的相关法律事务中,举证责任的分配遵循一定规则:
(一)主张合同无效的一方通常需承担初步举证责任。这意味着提出合同无效主张的当事人,要提供相应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比如,若主张合同因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需找出具体违反的相关法条,并证明合同内容与之相悖;若认为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形,就要提供能体现双方恶意串通行为及损害后果的证据,像双方的沟通记录、相关行为造成他人损失的证明材料等。
(二)在特定情况下,举证责任可能会发生转移。当主张合同无效一方提供了一定的初步证据后,若对方对合同的有效性进行抗辩,那么对方需要提供证据来反驳主张方的观点,证明合同是有效的。例如,提供合同签订过程合法合规、不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等方面的证据。
总之,合同无效的举证责任分配并非绝对,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依据法律规定和证据规则来确定。
三、合同无效的后果与情形是什么样的
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无效的后果包括:
(一)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一旦被认定无效,就从订立时起不具有法律效力,双方无需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二)返还财产。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三)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收归国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如果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以上是关于合同无效的赔偿是多少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