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选择不理会会怎么样
一、劳动仲裁选择不理会会怎么样
若选择不理会劳动仲裁,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
首先,仲裁裁决生效后,对方若申请强制执行,不理会一方将面临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其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财产等,以迫使不理会方履行裁决义务。
其次,不理会可能会影响自身信用记录。在一些信用体系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此类行为可能会被纳入不良信用信息,对个人在信贷、出行、商业活动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再者,若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比如,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面临刑事处罚。
此外,不理会劳动仲裁也不利于解决劳动纠纷,双方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还可能丧失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后续再想解决问题可能会更加困难和复杂。所以,收到劳动仲裁通知后,应积极应对,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法律行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录音可以当做劳动仲裁证据吗
录音可以作为劳动仲裁证据。但需满足一定条件,首先,该录音应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取得,不能通过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式获取,例如不能在他人私人空间未经允许私自录音。其次,录音内容要清晰、完整,能够准确反映与劳动争议相关的关键事实,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资待遇、加班情况等。再者,录音需与劳动争议案件具有关联性,能够对案件事实起到证明作用。
在劳动仲裁中,提供录音证据时,要向仲裁机构说明录音的来源、录制时间、地点等情况。若对方对录音证据提出质疑,可能需要进一步对录音的真实性、完整性等进行说明或通过鉴定等方式来佐证。总之,符合条件的录音证据能够为劳动者在劳动仲裁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持。
三、劳动仲裁调解不成应该怎么办
劳动仲裁调解不成,仲裁庭会及时作出裁决。
劳动者需密切关注仲裁庭通知,了解具体的开庭时间、地点等信息,务必按时到庭参与仲裁庭审。在庭审过程中,要清晰、准确地陈述自己的主张和事实依据,提供相关证据来支持诉求,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用人单位同样需积极应对,如实阐述情况并提供相应证据。仲裁庭会依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及陈述,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判断,然后依法作出裁决。
若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服,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当事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比如劳动者对终局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终局裁决存在法定撤销情形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之后按照法院的诉讼程序继续推进案件处理。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选择不理会会怎么样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