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的内容不包括什么
一、遗嘱的内容不包括什么
遗嘱的内容通常不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与法律、公序良俗相悖的事项。遗嘱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不能将遗产分配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同时,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如不能以遗嘱形式要求继承人实施不道德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二是不属于个人合法财产的处分。遗嘱只能对遗嘱人个人的合法财产进行处分,对于不属于自己的财产,如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配偶的部分、国家或集体财产等,不能在遗嘱中进行处置,否则该部分内容无效。
三是不确定或无法实现的事项。遗嘱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包含模糊不清、无法确定的表述,或者是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的事项,例如要求继承人寻找不存在的宝藏等。
四是干涉继承人婚姻自由等不合理限制。遗嘱不能对继承人的婚姻自由等基本权利进行不合理的限制,不能规定继承人若结婚则丧失继承权等类似内容。
二、法定遗嘱和遗赠的区别
法定遗嘱与遗赠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是主体范围不同。遗嘱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一人或数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而受遗赠人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比如国家、集体组织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自然人。
二是接受表示方式不同。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而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三是取得遗产方式不同。遗嘱继承人可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取得遗产;受遗赠人则需通过接受遗赠的明确表示,从遗嘱执行人或继承人处取得遗赠的财产。
四是承担义务不同。遗嘱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同时,需在继承范围内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等义务;受遗赠人一般仅接受遗赠财产,不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等义务。
三、立了遗嘱还可以争取吗
遗嘱在符合法定条件下是可以变更或撤销的,也就是在一定情形下可以对遗嘱内容进行调整争取新的安排。
一方面,如果遗嘱人自身的情况或者意愿发生了变化,比如遗嘱人原本打算将财产留给某子女,但后来该子女对其不尽赡养义务,遗嘱人可以重新订立遗嘱改变财产分配方案。根据法律规定,遗嘱人可以通过立新遗嘱的方式明确表示变更或撤销原来的遗嘱,且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另一方面,若存在遗嘱订立时受欺诈、胁迫等情形,受损害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该遗嘱。比如遗嘱人是在他人欺诈下订立遗嘱,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那么该遗嘱可依法被撤销。
此外,若遗嘱内容部分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违法部分无效,遗嘱人也可对有效部分重新考虑和安排。总之,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立了遗嘱后仍有争取改变的可能。
以上是关于遗嘱的内容不包括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