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继续在单位工作的怎么补偿有什么法律规定
一、工伤后继续在单位工作的怎么补偿有什么法律规定
工伤后继续在单位工作,可获得以下补偿: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工伤伤残等级确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三级伤残为23个月,四级伤残为21个月,五级伤残为18个月,六级伤残为16个月,七级伤残为13个月,八级伤残为11个月,九级伤残为9个月,十级伤残为7个月。
伤残津贴(五至六级):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60%,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生活护理费: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中。该条例明确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赔偿误工费公司还应支付工资吗
交通事故造成工伤,在赔偿误工费方面,公司仍需支付工资。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从法律关系来看,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责任是不同的法律关系。侵权人赔偿的误工费是对受害者因伤导致收入减少的补偿;而公司支付的工资是基于劳动关系,保障职工在工伤治疗期间的基本生活及收入稳定。
即使职工从交通事故责任方获得了误工费赔偿,也不影响其基于劳动关系向公司主张停工留薪期工资。公司不能以职工已获外部赔偿为由拒绝支付工资。这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全面保障,确保其在工伤期间能维持正常生活水平,不因工伤而陷入经济困境,同时也维护了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三、劳动法规定暑假工试用期有工资吗
劳动法未区分暑假工与一般劳动者,只要劳动者提供了劳动,试用期就应当支付工资。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是其法定义务。只要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就需按照约定或相关规定支付工资。且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同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暑假工大多属于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为主。这种情况下,小时计酬标准也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拒绝支付暑假工工资,暑假工可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工伤后继续在单位工作的怎么补偿有什么法律规定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