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亡走劳动仲裁还是走诉讼
一、工亡走劳动仲裁还是走诉讼
工亡案件可先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再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前置程序。这是因为劳动仲裁具有专业性、高效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劳动仲裁机构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能更专业地处理工亡相关纠纷。其程序相对简便,能较快作出裁决,及时保障工亡职工家属的合法权益。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最终裁判。
选择劳动仲裁和诉讼,需根据具体情况谨慎考量。一般而言,先通过劳动仲裁解决纠纷较为适宜,能在专业机构的处理下,高效快捷地化解争议。若对仲裁结果有异议,再通过诉讼进一步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工亡职工家属应得的赔偿等权益得以充分实现。
二、外国人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
外国人申请劳动仲裁,首先需确认其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争议且属于劳动仲裁受案范围。
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用以证明劳动关系及争议事实。
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申请书应载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事项。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外国人需按照仲裁庭要求参加仲裁庭审,在庭审中充分陈述自己的主张和理由,提供证据支持,对对方证据进行质证。
仲裁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陈述等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裁决。若对裁决结果不服,在规定期限内,可通过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整个过程中,外国人应遵循中国劳动仲裁相关法律法规及仲裁程序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法律规定
劳动仲裁前置是指劳动争议案件需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规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其一,劳动争议专业性较强,劳动仲裁机构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能更专业高效地处理劳动纠纷。其二,劳动仲裁程序相对简便、灵活,有利于快速解决争议,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其三,可使劳动争议在专门的劳动领域内得到及时处理,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具体法律规定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仲裁直接起诉的,人民法院通常不予受理,但存在一些法定的例外情形,如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以上是关于工亡走劳动仲裁还是走诉讼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